發布時間:2023-05-31 瀏覽次數:
2021年,我市《智能裝備產業“十四五”規劃》。記者獲悉,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市將著力打造智能裝備千億級產業集群,形成覆蓋智能裝備研發設計、制造加工、系統集成及成套方案解決、服務供給等全要素支撐的標志性產業鏈,打造國內一流的智能裝備產業制造中心和創新中心,努力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裝備制造基地。到2025年,我市智能裝備產業規上總產值力爭達到1200億元。
智能裝備是指具有感知、分析、推理、決策、控制功能的裝備。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下,智能裝備成為風口產業,并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。溫州能否抓住這一新“風口”?溫州智能裝備“家底”如何?溫州又將如何發力智能裝備產業?這份《規劃》給出了全面的指導、系統的謀劃和清晰的路徑。
產業現狀
智能裝備規上企業707家 新型裝備產業持續萌發
記者從我市經信部門了解到,溫州裝備制造業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,尤其是近年來,我市深入推進智能裝備產業的培育和發展,形成了包括包裝機械、印刷機械、食品制藥機械、應急安防設備、儀器儀表等傳統優勢智能裝備,以及激光加工裝備、工業機器人、5G通訊設施、計算機和系統集成服務等戰略性新興裝備。
統計數據顯示,2020年,我市實現智能裝備產業規上產值690億元,規上工業增加值158.61億元,智能裝備規上企業707家,呈現傳統裝備產業穩步提升、新型產業持續萌發的較好發展局面。同時,產業特色優勢不斷凸顯,如包裝機械、印刷機械、食品與制藥機械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優勢,約占全國市場的30%;燃氣表、電能表等儀表占全國市場的40%以上。奔騰激光、朝隆紡機、工正集團與煒岡機械等11家企業入選省高端裝備領域隱形冠軍企業。此外,還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零部件制造產業集聚,培育出樂清精密模具、龍灣緊固件等具有影響力的產業基礎配套。
值得一提的還有,我市智能裝備新興產業初露端倪。激光產業快速發展,引進和培育出以奔騰激光為代表的一批高成長企業。工業機器人開發與推廣開始起步,形成以恒豐泰、海尚、臺邦等為代表的整機組裝和減速機配套企業。智慧安防、智慧家居裝備發展迅速,培育了以金卡高科、創力電子、凱迪仕鎖業為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。隨著天心天思、航天云網、長城計算機、大唐5G等相繼落地,通訊與計算裝備、工業軟件與系統集成等戰略性新型產業也在加速本地布局。
空間布局
沿東部沿海打造產業帶 規劃六大產業園區
根據《規劃》,“十四五”期間,我市智能裝備產業主要聚焦輕工成套裝備、激光等精密成型裝備、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、智慧城市與家居裝備、智能網聯汽車、通用航空裝備、通訊與計算裝備、系統集成及服務等八大領域。
在空間布局上,智能裝備產業將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為引領,以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為中心支撐,沿溫州東部沿海一帶打造智能裝備產業帶,形成“一廊一帶六園”的產業布局,加速要素資源集聚和融合發展,促進產業持續優化。
其中的“一廊”即環大羅山科創走廊,以大羅山為中心,以浙南科技城和溫州高教園區為創新引擎。
“一帶”即智能裝備產業帶,沿G228國道、甬臺溫高速復線、市域鐵路S2線構成的南北走向沿海產業軸線,布局溫州智能裝備產業、推進產業培育和提升,建設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貫通南北的智能裝備產業集聚縱線。
“六園”,是指結合八大領域的現實基礎和發展需求,在產業帶規劃布局機制“活”、環境“優”、產業“特”的六大智能裝備產業園區,具體為甌飛起步區智能裝備產業園、甌江口產業集聚區核心區、樂清市智能裝備產業園、瑞安智能裝備及基礎配套基地、平陽高端印包裝備產業園、龍港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。將強化園區環境資源剛性約束,以數字賦能為手段推進園區環保、低碳等措施的綜合管控,以智慧化、集約化和綠色化園區建設帶動產業聚集,推進產業強鏈補鏈和協同分工。
重點任務
構建新智造企業群體 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
如何引導推動智能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?《規劃》明確了六大重點任務,包括健全協同高效的創新體系、培育未來工廠為引領的新智造群體、建立融通發展的企業梯隊、培育強韌健全的產業鏈、暢通合作共贏的市場通道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。
接下來,我市將深入推進“千企智能化改造行動”,實現規上制造企業全覆蓋,推進企業實現“設計—制造—物流—營銷—運維”等全流程智能化,深化工業機器人、5G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數字孿生等智能技術裝備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推廣應用,構建新智造企業群體。
聚焦產業鏈、創新鏈的短板和斷供斷鏈風險點,建立“卡脖子”技術攻關清單,重點針對電驅動控制與系統、工業軟件開發與服務、機電光關鍵精密零部件制造等智能裝備產業關鍵短板技術,采取“揭榜掛帥”“賽馬制”等攻關模式,加快攻克一批進口依賴較為嚴重、對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核心技術。
同時,將加強資源保障,積極探索服務于智能裝備租賃、分期付款、風險補償等的金融支撐機制,促進我市智能裝備的應用推廣。加強政策支撐,市級各類政策優先重點扶持未來工廠、智能工廠(數字化車間)建設,支持智能裝備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突破、智能裝備與系統開發、系統集成商培育、重大項目建設、裝備市場推廣等;對接國家、省高端裝備發展規劃,爭取智能裝備資金、首臺(套)產品推廣應用等政策支持。
來源:溫州日報
微信公眾號